据悉,从今年清明节过后,四川成都肉鸡终端价格持续上涨,鸡肉价格上涨了一倍,分割鸡翅更是涨了近70%。
据新牧网调研统计,四川年出栏国鸡约4.3亿羽,重庆约1.6亿羽,品种以铁脚麻鸡、优土仿土类为主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鸡产区,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其价格出现大幅上涨?
零售端:鸡肉产品售价上涨超5成
据四川在线报道,近日有成都市民表示,市场上的鸡肉价格比之前涨了一倍,鸡翅中的价格则从18元涨到如今28.8元一斤。为此,记者走访了成都的多个大型超市发现,如今3个冷冻的鸡翅中售价7元左右,一斤28.8元。
相对超市,菜市场的要低几块钱。据悉,程度某市场上一斤冰冻的鸡翅中24元、鸡翅尖15元,鸡翅根22元一斤。肉鸡的价格更是从原来的12元一斤涨价到如今18.9元一斤。
“我在超市买了半只老母鸡,花了69元。”市民孙女士表示,家里有每个月煲鸡汤的习惯,所以对于鸡肉价格的变动,自己非常了解。“自从今年5月份开始,老母鸡的价格就开始上涨,起初涨幅并不高,但是越往后价格越高。”
养殖端:快速类国鸡出栏价领跑全国
根据新禽况对不同品类国鸡在不同区域价格分析发现,快速类国鸡的出栏价格按西南-华南-两湖-华东逐步递减,其中川渝地区普遍高于其他主产区。根据历年价格对比发现,川渝地区快速类国鸡出栏价格通常比广东高出约0.5元/斤,比山东、安徽高出近1元/斤。
2018年川渝地区的国鸡出栏价格在6-7月为处于相对低谷,快速类国鸡价格在下半年一路高歌猛进。近期四川快速类国鸡出栏价格在6.5元/斤左右,重庆则涨至8元/斤,甚至比中速类国鸡价格更高。
而对比中速类国鸡价格,发现川渝地区中速鸡出栏价格普遍低于全国均价。
本地供应减少
外地输入鸡苗致成本增加
“今年以来,禽蛋类的价格都在上涨,前几年禽蛋价格经历了一段时间低谷,出现量价齐跌的现象,禽类数量减少。”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总队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造成今年禽蛋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受去年影响之外,还因为今年成都环保部门对家禽养殖更严格,多个小型鸡场关闭,养鸡场外迁,因而供应量减少,成本增加,禽蛋价格上涨。
“这些原因都会影响鸡苗的生长,因为外迁会影响鸡苗的生存率,加上禽流感的影响,今年成都市内的鸡苗总量较去年大幅减少,很多养殖户只能从外地批发进鸡苗。”该工作人员说,运输成本加上路上的鸡苗的死亡率增加,造成了现在肉鸡价格上涨。
如今临近春节,又进入了肉类消费旺季,禽蛋类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,也就是年终翘尾因素的影响。对于未来禽蛋类价格的走向,该工作人员分析称,预计2018年成都市的禽蛋、肉类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,全年涨幅预计会在2%以下。
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鸡产区
年出栏国鸡超6亿羽
川渝是我国国鸡重点消费区域之一,据官方统计年鉴,四川年出栏家禽6.5亿只,重庆年出栏家禽2.5亿只,家禽总量超9亿只,其中国鸡占一半以上,主要以铁脚麻鸡、优土仿土类为主。
据新牧网调研统计,四川年出栏国鸡约4.3亿羽,重庆约1.6亿羽。养殖集中在四川盆地中心地区,即四川成都周边的德阳、绵阳、自贡、眉山、资阳等地,重庆的璧山。此外,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如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区,散养的量也不少。
川渝地区人口众多,对国鸡消费需求量大而稳定。当地已逐步形成“自给自足”的产业模式,未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川渝地区目前面临企业规模两级分化严重,环保、禁活压力,地方品种开发落后等发展挑战。无论产业选择北上还是西进,都需要充分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,不可盲目冒进。